大黑山的名人逸事

更新日期 9/22/2014 8:10:04 AM浏览 12817

关闭页面

 大黑山的名人逸事

        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。自古以来,就是名人名山交相辉映。大黑山这座城邑之山,凝聚着辽南地方文化的精华,深藏着圣贤与名人的遗迹,拥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名人珍闻逸事,既是大连这座城市历史文化的坐标,也是东北滨海地域特色的象征。对外可以骄人,对内可以励志,是一份无形的精神文化资产,是大连人心灵成长的精神花园。
        近代金州古琴音乐的重要奠基人,就是清末大黑山响水观的道士杜教仁。杜教仁,原名杜国盛,字清逸,号“琴道人”,原是金州杏树屯镇望海寺人。早年出家于金州城内的城隍庙,清同治年间,云游至山东云蒙山白云岩,跟从清虚观住持朱本裕道长学习古琴。
        杜教仁在白云岩从朱本裕学道多年,练得精湛的琴艺,后又在崂山修道,收集整理了大量散见于山东地区的琴曲。杜教仁晚年回家乡传道,来到大黑山时,立即被这里迷人的景色所打动,便决定在这里重修庙宇。当时响水观原先的庙宇因年久失修无法居住,他便在山崖下一个山洞内辟谷练气,抚琴舞剑。
        因为洞内有一泓清泉流出,四季不干,泠泠作响,因此他想起古代的四大名琴中的“响泉”“韵謦”,便为道观起名为“响水观”,为山洞定名“瑶琴洞”,并在洗茶池边种下五株泡桐树,如今仍然枝叶繁茂,阴凉满院,“响泉消夏”遂成为金州古八景中一处重要景观。由于杜道长的带动,当时很多人从其学艺,他的得意门生有张永祥、李永志等。现在我们看到的“瑶琴洞”三个浑厚古朴的大字,便出自他的得意门徒张永祥之手。
        1925年,大学者康有为曾暂住金州,在当地文士陪同下游历了响水观和瑶琴洞。听了张永祥道长的一曲古琴后,兴致勃勃,就在石壁上题写了诗句:“金州城外百果美,瑶琴洞内三里深。遥记唐王曾驻跸,犹留遗殿耐人寻。”
        在大黑山唐王殿道观里,曾有位王波涛道长,是七星螳螂拳第五代传人。王波涛17岁就到大黑山下响水观出家修道,想练武学艺。出家之后,王波涛才发现“道观里的道士多以修道为主,很少有习武的”。王波涛只好四处拜师学习武术,他先后习得少林拳、通臂拳等武功,这些都为他日后学习七星螳螂拳打下了扎实的武功底子。
        后来他拜七星螳螂拳的传人、武学大家迟学元为师,就此成为七星螳螂拳第四代传人迟学元的大弟子。王波涛用八年时间,精心习练七星螳螂拳36本拳谱中记载的49套拳法和50多套器械套路。2007年,他正式成为七星螳螂拳第五代传人。
        大黑山的传奇人物还包括隐居大黑山19年的油画家于振立。
        头发凌乱,身穿布衣,手上沾满墨迹,脚下的布鞋满是泥泞,这就是于振立。现年63岁的他出生于金州,先后从大连师范学校美术班、中央美院油画研习班结业。20世纪70年代,他以《哥哥姐姐下乡来》等80余幅政治宣传画开始进入公众视野。在他从事艺术的45年间,分别通过政治宣传画、现代艺术、表现主义以及抽象艺术确立了在美术领域的领军地位。但最为轰动中国美术界的事件,无疑是于振立在大红大紫、名声大噪时退隐到大黑山。
        1994年12月26日,红极一时的美术家于振立,厌倦了都市的“光怪陆离”,放弃了中国艺术界令人羡慕的职位,隐居大黑山,开始“苦行僧”式的创作生活。他要实践一种理想,即艺术家的纯粹境界。
        隐退这段时期,他创作了大量的美术作品,也同时用各种废弃物打造了自己的“世外桃源”。于振立在2003年曾向社会发出一封“收集废瓶子”的公开信,希望能收集各种形状、即将丢弃的瓶子,立刻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响应。人们在参观于振立的工作室时,可见到大量酒瓶、药瓶、酱油瓶、香水瓶以及轮胎,与房子融为一体,成为墙上的各种点缀。此外,屋外的雕塑,全都塞满了他搜集回来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。“这是一个巨大的消费时代,人们到处扔,我就到处捡。”于振立说。现在,陌生人见了他那布满老茧的双手会以为他是泥水匠。
        在隐退的这十多年间,于振立近乎疯狂地创作这幅作品——生活家园和精神坟墓,它象征着整个20世纪80年代的理想破灭与激情归属。如此执着于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艺术精神的画家,在整个中国当代美术界可谓寥寥。

           (本文内容参考王国栋《行走大黑山》一文)